康復治療技術專業
發布時間:2019-07-02 | 點擊數:91311
專業特色
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是一門促進傷患者和殘疾人身心功能康復的新的治療學科,其目的是使患者能夠盡可能地恢復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和勞動等社會能力,融入社會,改善生活質量。隨著醫療模式從單一救治模式向“防-治-養”+“互聯網大數據”一體化防治模式轉變,康復治療技術這門新興的技術專業和康復治療師這種新的職業顯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和成長的活力,滿足人們對意外傷害、疾病所致的殘疾、手術后的恢復等在疾病治療、延年益壽多方面的需求,有著廣泛、深厚的社會基礎,市場廣闊。
師資力量
現有校內專職教師4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講師8人,助理講師16人,實驗員5人;具有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18人;學院專業帶頭人2名,教學骨干14名,“雙師型”教師比例達86%。另外,學校與甘肅省康復中心醫院簽署教學醫院協議,就此專業開展聯合辦學,有資深專家做客座教授和行業骨干做兼職教師,以滿足專業課師資需求,保證了校內教學與崗位實際的良好對接。
實驗實訓
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在產教深度融合、模擬與真實工作場景結合中反復實踐才能實現。為提高該專業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縮短成長周期,使學校培養目標和行業需求對接、教學與臨床真正接軌,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建設了國內先進、西北一流、綜合臨床基本診療技能訓練與康復技能訓練為一體的數字化高仿真的臨床實訓中心,面積17000m2。其中,康復實訓功能區面積1643m2,按照課程模塊內容和臨床崗位任務,設置了傳統康復、作業治療、物理治療、康復評定、運動療法、言語治療、心理治療實訓室,配置了一次能滿足200人次同時上課的專業實訓設備,對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提供了強大的條件保障。此外,甘肅省康復中心具有設備先進、治療師齊全、功能完備的康復治療中心,我校與甘肅省康復中心在2018年簽署教學醫院協議開展聯合辦學,為本專業的開辦、教學、實習提供了可靠的保證,也為教師進行專業實踐提供了場所。
核心課程
人體解剖學基礎、生理學基礎、醫學心理學基礎、診斷學基礎、內科學、外科學、神經科學、康復醫學概論、中醫康復、運動療法、作業療法、物理因子療法、言語治療、假肢與矯形器等核心課程和康復技術實訓、見習、畢業實習等實踐環節。
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康復醫學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誠信品質、團隊精神和創新素質,能在各級基層醫院康復醫學科、康復醫院、工傷康復中心、社區醫療機構康復部(社區康復站)和療養院、民政康復中心、殘聯康復中心、假肢矯形康復中心、社會福利院、兒童福利院、養老服務機構和殘疾人用品服務站、特殊教育學校(康復服務與教育)、體育運動隊、民辦兒童腦癱康復中心和自閉癥康復中心等部門從事康復治療技術和康復保健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就業前景
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開設,正是順應社會民眾健康的需要,滿足人們對意外傷害、疾病所致的殘疾、手術后的恢復等在治療疾病、延年益壽等多方面的需求,有著廣泛、深厚的社會基礎,市場廣闊。就我國康復治療專業人才現狀調查顯示,我國擁有13億人口和6千萬之多的殘疾人,我國現有康復治療師5640人,每10萬人口僅分攤0.4名,遠低于中等及以上發達國家,在西方發達國家康復醫師與康復治療師的比例要求達到1:5到1:10。我國康復治療師在數量和質量上遠遠落后于康復醫療實際的需要,嚴重滯后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就業前景廣闊。國際物理醫學與康復醫學學會副主席勵建安教授明確指出,康復醫學專業將是今后最具發展前景的專業之一。